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穿透心灵的眼睛

2023-06-29 12:16:14 来源:金台资讯

《视频》(《民族文学》2023年第5期)是翔虹献给读者的又一部短篇小说力作,颇受关注。


【资料图】

生长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村的翔虹,从读初中开始就给报刊投稿,迄今公开发表报告文学、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散文诗、歌词和评论等100余万字。近年来,翔虹的文学创作迎来了丰收季节,先后在《中国作家》《民族文学》《诗刊》《文艺报》《作家》《光明日报》《山花》《边疆文学》《广西文学》等报刊发表作品,部分作品被《小说选刊》《作家文摘》《小说月报》转载,入编《中国当代文学选本》等多种选本。翔虹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出差、下乡途中见缝插针、见隙走笔完成的,于劳形案牍之中仍能佳作迭出,可喜可贺,令人钦佩。

《视频》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,忠于祖国、忠于党、忠于人民的人民检察官形象。从《视频》里不但读到翔虹流畅、洒脱的叙述和恰如其分的幽默,还体会到作者的文本构筑与题旨设计,同时也让人试图探究他这部小说的创作驱动本源。

《视频》的艺术构筑是什么?是母亲的那一双眼睛。

《视频》中,“母亲”和“母亲的眼睛”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道具,或者说意象。“眼睛”在小说的开头就出现,继而恰到好处地重复多次,形成一条隐蔽的暗线,渐次递进,紧紧揪住读者的心。

“这人在广告玻璃屏上一闪,像他过世多年的母亲……这人一闪就没了,那双眼睛却犹如两个钢球碰上韦宏旺这块磁铁。”韦宏旺第一次触碰到的是母亲的那双眼睛,他像中邪一样恍惚,不思茶饭。“他的两片眼皮才要合拢,那双老人眼又悬在天花板上……那双眼却自带光,不仅自个儿亮,还控制了韦宏旺的眼皮,和他对视。韦宏旺心有不甘,使劲儿闭上眼,那双眼却穿透他的眼皮,执拗地凝视着他。他又侧过身子,它便倏地飘移到墙面和他对视。他干脆翻身俯睡,它又贴着床底地砖,穿透床板、床垫和枕头、定定地望着他。它射过来的目光挂满问号,却欲说还休。”这段逻辑缜密的文字里,眼睛简直索魂一般,饱含隐喻,内敛而富有张力。

在小说的最后部分,作者写道:“他第一眼见到众人进门时,母亲托梦的那句话再次荡响心胸……”通篇作者都没有交代母亲所谓的托梦的话。可是,这句看似不粘前搭后的话,并不是凭空的旁逸斜出,而是最聪明的留白和悬念,是小说的灵魂。

著名作家冯骥才说:任何写作都来自一种内心的驱动,一种非写不可的内心压力;若非如是,为写而写,写作便失去意义。

回望翔虹的文学创作轨迹,在他记事的散文里,有重现童年的苦难,记录风华正茂时期的拼搏,抒发工作后的困惑、迷惘、自律和洞见。无论写什么,底色总是光明、向上、善良和真诚,温暖的文字洒满他的记忆,托付能拧出泪水的情感,不吝篇幅描写自己的亲人——尤其是他的母亲。能够让他走出乡关,沐风栉雨,一路成长,是母亲舔犊之情和孩子返哺之义的水乳交融,是伟大的母爱燃烧着期望和祝福平安的眼睛,生成了翔虹生命的阳光雨露、纠错的坐标和行为的“监控”。

翔虹在这部小说里,“固执”地抱定一个朴素的信念:母亲的眼睛,应该成为儿女迷途知返的召唤,成为儿女守护正义、勇毅前行的力量!他的散文里是这么说的:“尘世纷繁喧嚣如细胞裂变,目不暇接。世界那么大,而我只生一双眼睛。且这双眼极易被蒙蔽,看走眼。我需要亲情这第三只眼。有其帮探照,我对古史今事,有形物无形流,向阳面背光处,才略略看得更准,分得更清。”

不难看出,翔虹创作《视频》的驱动力,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亲情呼唤,或者说是邀约。是赤子对慈母的宣誓,举首投足、一言一行要无愧于母亲的眼睛。这母亲既是十月怀胎的那个人,又是终生哺育我们的伟大祖国,这是一位正能量作家的担当使然和光明磊落的胸怀。(陈昌恒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
上一篇:全球快看点丨员工盗公司游戏代码半年赚了1.5亿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